傳導和輻射抗擾度測試系統是用于測試電子設備在不同電磁干擾(EMI)環境下的性能和抗干擾能力的設備。常用于電子產品、通信設備、電力設備等的認證,確保其在正常使用過程中不會受到外部電磁干擾的影響。傳導和輻射抗擾度測試是EMC(電磁兼容)測試的兩項重要內容,能夠幫助設計人員和制造商了解產品在遭遇不同電磁干擾時的抗擾性和可靠性。
傳導和輻射抗擾度測試系統是通過向設備的電源輸入端(如電源線、數據線等)施加一定頻率和強度的電磁干擾信號,測試設備對這些干擾的抵抗能力。這種干擾信號會通過電纜線傳導到設備內部,并可能影響到設備的正常工作。因此,傳導抗擾度測試主要是通過模擬外部電源或信號線中可能存在的電磁干擾,測試設備在這種情況下的工作穩定性。
在測試過程中,傳導和輻射抗擾度測試系統會通過一個叫做“傳導抗擾度測試設備”的設備,通常是一個頻率發生器,產生頻率和幅度的干擾信號。然后,干擾信號通過電源線或數據線注入到設備內部。設備會在一定的電壓、電流和頻率范圍內,持續受到干擾信號的影響。測試人員需要監測設備的工作狀態和性能,檢查是否出現異常,如掉線、錯誤輸出、系統崩潰等現象。

輻射抗擾度測試與傳導抗擾度測試有所不同,它是通過模擬外部環境中的電磁波輻射,測試設備在遭遇外部輻射干擾時的抗干擾能力。在輻射抗擾度測試中,電磁波以空間傳播的形式影響設備,而不是通過電纜傳導進入設備內部。
輻射抗擾度測試系統通過調節干擾源的頻率和功率,模擬設備所處的不同輻射環境。輻射源的頻率可以覆蓋從低頻到高頻的廣泛范圍,通常包括幾百千赫到幾千兆赫的頻段。測試時,測試人員需要監測設備的反應,確保設備在這些電磁干擾下仍能正常工作,不會出現功能異常、死機、數據丟失等情況。
傳導和輻射抗擾度測試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電磁干擾的模擬和測試,通過不同形式的電磁干擾信號評估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傳導抗擾度測試側重于通過電源線或數據線注入干擾信號,輻射抗擾度測試則模擬外部電磁波的輻射環境。兩者結合起來,可以全面評估設備在電磁環境中的表現,為產品設計和質量保證提供重要的依據。